視頻加載中... 張鼎丞:深入調查研究做“人民最好的勤務員” □ 融媒體記者 邱慧穎 曾萍(整理)通訊員 蘭松英 張鼎丞,閩西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。作為閩西革命斗爭中涌現出來的群眾領袖,他始終扎根群眾之中,發揚黨的優良傳統,深入基層調查研究,身體力行,掌握第一手調查資料后再總結指導工作,解決群眾疾苦,為人民謀幸福。
蘇區時期,在一次調查中,張鼎丞發現由于閩西蘇區大部分地區許多青壯年都去參加紅軍了,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。為幫助農民促進農業生產,他在農村廣泛組織勞動合作社、耕田隊、犁牛合作社,統一調配勞力和耕畜、農具,幫助紅軍家屬解決耕田的困難,以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。同時,通過深入農村調查,張鼎丞認識到,單靠米谷并不能滿足群眾的生活需求,也滿足不了革命戰爭的需要。于是,他便號召人民群眾積極搞好雜糧、蔬菜、竹木、煙茶、畜牧等多種經營。在調查研究中,他還十分重視總結經驗,樹立典型,表彰先進,充分激發人民群眾的積極性,以促進各地開展勞動競賽,推動蘇區工作的全面發展。 在擔任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主席期間,張鼎丞對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干部特別強調,要到下面去,深入基層密切聯系群眾。在他的以身作則和積極倡導下,當時的省蘇維埃政府機關,上至主席、下至普通干部,都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,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,在群眾中傳為佳話。 1932年冬的一天,張鼎丞冒著嚴寒走訪長汀縣的烈軍屬,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?;氐綑C關后,他立即召開干部開會研究,決定除節日慰問烈軍屬外,省蘇維埃政府機關及所屬單位在家干部,每星期六都必須為烈軍屬和困難戶做一兩件好事,叫“做禮拜六”,并把它作為制度定下來。接著他便自己帶頭做,人們經??吹剿环职滋旌谝?,穿著草鞋,走家串戶為烈軍屬解決困難。從此,這項擁軍優屬幫助困難戶的活動,很快在長汀和全省蘇區廣泛開展起來。 新中國成立后,1953年、1958年和1961年,張鼎丞曾三次回到閩西老區,開展調查研究并指導工作。其間,他多次強調,共產黨的干部“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勤務員,人民生活得怎么樣,是頭等大事?!薄皯敯讶嗣竦纳顣r刻掛在心頭?!睆埗ω┧值娜嗣裰辽系睦砟?,自覺把自己放在群眾之中,永葆“人民最好的勤務員”的本色,是新時代黨員干部學習的典范。
|